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21:06  浏览:985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 附:修正本
颁布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颁布时间:20020924

实施时间:20021124

内容分类:种子

目录:

修改决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种质资源管理

第三章 品种选育与审定

第四章 种子生产

第五章 种子经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正文:

修改决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2年5月24日通过,并经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02年8月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后的60日起施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2002年9月24日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的批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02年8月2日批准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并提出了如下修改建议:

一、 在第十八条中的“管理”后增加“、使用”。

二、 删去第十九条中的“和报奖”。

三、 在第二十三条中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后增加“和转基因种子”。

四、 将第三十八条中的“经营者赔偿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作为第二款。

五、 将第四十四条中的“章名”移至“修改”前。

六、 删去第五十条第(三)项中的“棉花、”“西瓜、花生”,将“马铃薯”和“红薯”合并、修改为“薯类”。

七、 将第五十一条第二款中的“之”修改为“后的60”。 请据此修改后,予以公布施行。特此批复。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8月2日 20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修正)

(1994年4月27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16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根据2002年5月24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2002年8月2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种子管理工作,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 在自治州内从事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自治州的种子管理工作,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种子管理工作。

第五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科教兴农方针和植业发展的需要,把种子产业的发展列入农业发展规划,将种子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扶持种子产业的发展。

第六条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对在种子管理理论研究、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良种推广与检验检疫,以及执行种子法律、法规和维护本条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种质资源管理

第七条 自治州、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开发和利用工作。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保护地。

第八条 从自治州外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必须有引进地植物检疫机构出具的《植物检疫证》,并经引入地植物检疫机构检疫,确无病、虫、草害等检疫对象的,方可利用。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章  品种选育与审定

第九条 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由县、市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自治州的统一规划,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进行。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从事良种选育及开发。

第十条 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承担本地方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工作。

第十一条 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其成员应当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相应职务。

第十二条 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或者审定未通过的农作物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宣传、经营和推广。

第十三条 区域试验结果优良的新组合、新品系,报经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后,可以由选育者进行少量的制种或者原种生产,开展生产示范。

第十四条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在利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的,由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审定权限报经批准后发布公告,停止使用。

第十五条 从自治州外引进适宜本地方生态地域种植的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转基因种子,由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交引种试验报告和申请,经所在地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引种。

第四章  种子生产

第十六条 实行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十七条 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必须符合种子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第十八条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和杂交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种苗。禁止向无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销售主要农作物杂交亲本种子。

第十九条 商品种子生产者应当建立种子生产档案,档案的具体格式和内容由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五章  种子经营

第二十条 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经营种子。种子经营者必须凭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种子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发放制度。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的经营许可证,由种子经营者所在地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二十一条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小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的书面委托销售其种子的,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但必须凭当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登记证明办理营业执照。

第二十二条 申请领取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种子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种子经营者应当建立种子经营档案,载明种子来源、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种子经营档案由自治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格式和内容。 一年生农作物种子经营档案和销售凭证保存二年,多年生农作物种子经营档案、销售凭证的保存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发布种子广告,必须经自治州、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相关手续,主要性状描述必须与审定公告一致,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发布种子广告。

第二十五条 经营种子,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严格实行明码标价,依质论价。

第二十六条 种子使用者因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经营者赔偿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者其它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第二十七条 因使用种子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调、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处罚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一)向无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销售主要农作物杂交亲本种子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办理种子经营登记证明销售种子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未办理营业执照销售种子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000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认为有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二)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三)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薯类、魔芋、烟叶。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歌舞厅演出人员管理规定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歌舞厅演出人员管理规定
厦门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歌舞厅演出人员的管理,把歌舞厅办成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娱乐场所,根据国家文化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局文社字(87)第118号文件,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辖区内歌舞厅(音乐茶座谈、钢琴酒吧、钢琴咖啡厅、音乐文化酒廊)演出的乐员、唱员、舞蹈演员等演出人员(包括外地来展演出人员),均按本规定实行管理。
第三条 歌舞厅演出人员应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注重社会效益,反对一切不良倾向,自觉遵守法律和各项管理规定。
第四条 歌舞厅演出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应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二)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三)具有与演出活动相适应的政治素质。
第五条 参加歌舞厅演出活动的演出人员须按下列规定向厦门市文化局提出申请,经考核、登记注册;领取《厦门市音乐茶座、舞会乐员、唱员演出证》后,方可从事演出活动。
(一)本市已受聘任的专业文艺团体演员,原则上不得参加歌舞厅的演出。特殊情况,必须由单位向厦门市文化局申请批准。
(二)本市学校在职的教职员工,必须持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介绍信、本人身份证;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须持所在单位介绍信号、本人身份证;待业人员持街道办事处的审查意见和本人身份证、待业证申请办理。
(三)外地专业文艺团体演出人员,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地市以上文化主管部门介绍信和厦门市外来人口暂住申请办理。
(四)外地非专业文艺团体演出人员,须持有本人身份证、所在地区、单位介绍信和厦门市外来人口暂住证申请办理。
第六条 演出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演出人员持有的《厦门市音乐茶座谈、舞会乐员、唱员演出证》只限本人使用,遗失者须重新申请办理,严禁无证演出。
(二)演出人员在持证演出的同时,必须与所聘的歌舞厅签订20天以上的合同;双方不得在合同期内违约。《合同书》须一式三份,双方各持一份,一份报厦门市文化局备案。
(三)演出人员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业务考核。
(四)演出人员不得擅自串场,因故变更演出场地,须向发证机关申报。
(五)演唱、演奏的歌、乐曲,须向国内电台、电视台公开播放和国家出版部门公开发行的录音带、唱片、镭射盘曲目为准。严禁演唱、演奏有损国格、人格、内容反动、色情淫秽或格调低下的歌、乐曲。严禁篡改歌词。
(六)演出时要衣着整洁、仪容端庄、舞风端正、讲究文明礼貌,不得吸烟,不准谈笑打逗,节目主持人或报幕员在主持节目过程中,须举止端庄大方、语言健康文明。严禁行为轻佻,语言低级庸俗。
(七)演出人员不得到顾客席中陪坐,严禁陪酒或下舞池跳舞及陪舞。
(八)演出人员须按月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和总收入5%的管理费。
第七条 参加歌舞厅演奏的乐队,乐员要保持稳定,不得临时凑合。乐队须推选一位队长,负责本队组织工作和节目排练工作。
第八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检查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演出人员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和指导。检查人员行使职务时须出示证件。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第六条(一)、(四)、(八)项的,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二)违反第六条(三)、(六)项的,没收其全部劳务收入。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严重的给予吊销其演出证的处理。
(三)违反第六条(五)、(七)项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收其所有非法所得,吊销演出证;对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条 本规定由厦门市文化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5月16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武汉市广告管理实施办法》等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武汉市广告管理实施办法》等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武汉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武汉市广告管理实施办法〉等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对1949年至1996年我市发布的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决定对《武汉市广告管理实施办法》等46件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附件:

废止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目录
----------------
-----------------------------------
| 序| | |
| | 名 称 | 字 号(发布时间) |
| 号| | |
|--|---------------|--------------|
| | |市人民政府第3号令 |
|1 |武汉市广告管理实施办法 | |
| | |(1989年4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11号令 |
|2 |武汉市统计管理实施办法 | |
| | |(1989年8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 |
|3 |武汉市犬类管理规定 | |
| | |(1989年8月发布) |
|--|---------------|--------------|
| |武汉市城镇房地产纠纷仲裁暂 |市人民政府第17号令 |
|4 | | |
| |行办法 |(1989年12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18号令 |
|5 |武汉市非军用枪支管理规定 | |
| | |(1989年12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23号令 |
|6 |武汉市城镇暂住人口管理规定 | |
| | |(1990年7月发布) |
|--|---------------|--------------|
| |武汉市施工渣土清运管理暂行 |市人民政府第24号令 |
|7 | | |
| |规定 |(1990年9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28号令 |
|8 |武汉市烟草专卖管理办法 | |
| | |(1990年11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34号令 |
|9 |武汉市通信设施管理办法 | |
| | |(1991年3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60号令 |
|10|武汉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 |
| | |(1992年10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第62号令 |
|11|武汉市邮政通信管理办法 | |
| | |(1992年10月发布) |
|--|---------------|--------------|
| |武汉市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 |市人民政府第65号令 |
|12| | |
| |理办法 |(1993年2月发布) |
|--|---------------|--------------|
| | |市人民政府 |
|13|武汉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规定 | |
| | |武政〔1984〕43号 |
-----------------------------------

--------------------------------
|
废 止 原 因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10月27日公布《中华人民共 |
|
和国广告法》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5月15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 |
国统计法》,省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12月2日公布《湖北 |
省统计管理条例》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2月22日公布《武汉市限制养 |
|
犬规定》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8月31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 |
|
国仲裁法》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7月5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 |
|
国枪支管理法》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2月20日公布《武汉市暂住人 |
|
口管理条例》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5月1日公布《武汉市城市市容 |
|
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6月29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 |
|
国烟草专卖法》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7年2月15日公布《武汉市电信管理 |
|
条例》 |
-------------------------------|
国务院于1994年2月26日公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 |
|
部于1994年8月29日公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2月28日公布《武汉市邮政通 |
|
信条例》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9日公布《武汉市农民承担 |
|
费用和劳务管理实施办法》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10月29日公布《中华人民共 |
|
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

-----------------------------------
| 序| | |
| | 名 称 | 字 号(发布时间) |
| 号| | |
|--|---------------|--------------|
| |武汉市防治环境新污染暂行规 |市人民政府 |
|14| | |
| |定 |武政〔1984〕43号 |
|--|---------------|--------------|
| |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国务 |市人民政府 |
|15|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 | |
| |管理规定》的通知 |武政〔1984〕103号 |
|--|---------------|--------------|
| |武汉市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试 |市人民政府 |
|16| | |
| |行办法 |武政〔1985〕125号 |
|--|---------------|--------------|
| |武汉市资金拆借小市场管理办 |市人民政府 |
|17| | |
| |法 |武政〔1987〕77号 |
|--|---------------|--------------|
| | |市人民政府 |
|18|武汉市私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 | |
| | |武政〔1987〕121号 |
|--|---------------|--------------|
|19|市人民政府关于对通过江汉一、二|市人民政府 |
| |桥的机动车辆征收通过费的通告 |武政〔1988〕32号 |
|--|---------------|--------------|
|20|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查禁淫秽 |市人民政府 |
| |出版物的通知 |武政〔1988〕79号 |
|--|---------------|--------------|

|21|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购买专项 |市人民政府 |
| |控制商品附加费的通知 |武政〔1988〕91号 |
|--|---------------|--------------|
|22|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预 |市人民政府 |
| |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 |武政〔1988〕92号 |
|--|---------------|--------------|
|23|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交通 |市人民政府 |
| |规费征收工作的通告 |武政〔1989〕64号 |
|--|---------------|--------------|
| |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查禁取缔 |市人民政府 |
|24|和坚决打击卖淫嫖娼等违法犯 |1989年12月1日 |
| |罪行为的通告 |发布 |
|--|---------------|--------------|
|25|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惩处经销 |市人民政府 |
| |伪劣商品责任者的通告 |武政〔1990〕5号 |
|--|---------------|--------------|
|26|市人民政府设立宏观调控基金 |市人民政府 |
| |的通知 |武政〔1990〕8号 |
|--|---------------|--------------|
|27|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随地吐痰 |市人民政府 |
| |乱倒垃圾乱扔废弃物的通告 |武政〔1990〕52号 |
|--|---------------|--------------|
|28|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区禁止饲 |市人民政府 |
| |养家禽家畜的通告 |武政〔1990〕69号 |
|--|---------------|--------------|
|29|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台球、电子 |市人民政府 |
| |游戏机娱乐活动场所管理的通告 |武政〔1991〕8号 |
|--|---------------|--------------|

|30|市人民政府关于清查空闲公有 |市人民政府 |
| |住房的通告 |武政〔1991〕21号 |
|--|---------------|--------------|
| |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客运出租 |市人民政府 |
|31|汽车司机滥收费和非法经营汽 |1991年9月11日 |
| |车客运业务的通告 |发布 |
|--|---------------|--------------|
|32|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空闲住房 |市人民政府 |
| |管理工作的通知 |武政〔1991〕88号 |
|--|---------------|--------------|
|33|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个体饮食、 |市人民政府 |
| |食品经营户卫生管理的通告 |武政〔1992〕23号 |
|--|---------------|--------------|
|34|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征费 |市人民政府 |
| |稽查工作的通知 |武政〔1992〕34号 |
|--|---------------|--------------|

|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家畜 |市人民政府 |
|35| | |
| |定点屠宰管理的通告 |武政〔1992〕69号 |
|--|---------------|--------------|
| | |市人民政府 |
|36|武汉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 |
| | |武政〔1993〕17号 |
|--|---------------|--------------|
|37|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外来暂住 |市人民政府 |
| |人口管理的通知 |武政〔1994〕49号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由市环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38|保、公安局关于对机动车污染排 |武政办〔1987〕226号 |
| |放物加强治理的通知 |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39|办关于搞好市容和交通秩序的 |武政办〔1987〕241号 |
| |请示 | |
-----------------------------------

--------------------------------
|
废 止 原 因 |
|
-------------------------------|
|
同上 |
|
-------------------------------|
|
时效已过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9月2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 |
|
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
|
时效已过 |
|
-------------------------------|

国务院于1988年6月25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 |
|
业暂行条例》 |
-------------------------------|
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发《市人民政府关于机动车辆通过武汉 |
长江二桥等桥缴纳通行费问题的通知》(武政〔1995〕52号) |
-------------------------------|
国务院于1997年2月1日公布《出版管理条例》 |
|
-------------------------------|
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6月11日公布《湖北省控制社会集 |
团购买力管理办法》 |
-------------------------------|
省人民政府于1994年1月26日公布《湖北省预算外资金 |
管理办法》 |
-------------------------------|

省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11月22日公布《湖北省公路规 |
费征收管理条例》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公布《全国人民代表 |
|
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5月1日公布《武汉市禁止生产 |
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条例》 |
-------------------------------|
时效已过 |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5月1日公布《武汉市城市市容 |
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
同 上 |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9月22日公布《关于禁止营业性 |
电子游戏机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开放的决定》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2月13日公布《武汉市房产管理 |
条例》 |
-------------------------------|

|
时效已过 |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2月13日公布《武汉市房产管理 |
条例》 |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0月3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 |
和国食品卫生法》 |
-------------------------------|
省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11月22日公布《湖北省公路规 |
费征收管理条例》 |
-------------------------------|

市人民政府于1995年3月16日另行制发《武汉市人民政 |
府关于整顿本市城区社会家畜屠宰市场的通告》(武政 |
〔1995〕20号)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10月23日公布《武汉市宗教活 |
|
动场所管理办法》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2月20日公布《武汉市暂住人 |
口管理条例》 |
-------------------------------|
|
时效已过 |
|
-------------------------------|
执法主体已调整,所规范的内容已由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
|
替代 |
--------------------------------

-----------------------------------
| 序| | |
| | 名 称 | 字 号(发布时间) |
| 号| |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0|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治安联防纠 | |
| |察队建设的请示 |武政办〔1987〕246号 |
|--|---------------|--------------|
| |武汉市私营企业登记管理实施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1| | |
| |办法 |武政办〔1988〕145号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治安联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2| | |
| |防纠察队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武政办〔1988〕156号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作物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3| | |
| |种子管理问题的通知 |武政办〔1989〕267号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治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4| | |
| |安联防工作的通知 |武政办〔1990〕41号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建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5|委拟订的加强城区街道办事处城 | |
| |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政办〔1991〕77号 |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环卫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46|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施工渣 | |
| |土清运管理报告的通知 |武政办〔1993〕188号 |
-----------------------------------

--------------------------------
|
废 止 原 因 |
|
-------------------------------|
|
时效已过 |
|
-------------------------------|
国务院于1988年6月3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 |
人登记管理条例》,于1994年6月24日公布《中华人民共 |
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
-------------------------------|
|
时效已过 |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2月21日公布《武汉市实施〈中 |
|
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办法》 |
-------------------------------|
|
时效已过 |
|
-------------------------------|
市人大常委会于1997年8月14日公布《武汉市街道办事 |
|
处条例》 |
-------------------------------|
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区施工 |
|
渣土清运管理的通告》(武政〔1996〕58号 |
--------------------------------



1998年2月26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